——从“春蕾”班里走出的女检察官 李加珍
提起李加珍,在云南省屏边县白云乡太平村委会定塘村里,不论是老人和“咪哆”(小伙)、“咪彩”(小姑娘)都认为是寨子里的骄傲。2005年7月,她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;2006年1月,她通过考试进入了公务员队伍;2009年5月,她被选调进屏边县人民检察院工作;2011年4月她被任命为屏边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(副科级);2014年3月,她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,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。
求学路上的“四次”辍学
蜿蜒的山路、贫瘠的土地,让李加珍对家乡的“贫困”记忆深刻。她记得,因为是女孩,自己身边的很多女同学在小学毕业后身影从此消失在校园里;因为是女孩,许多象自己一样的苗家“咪彩”初中毕业后就嫁人,重复起老一辈的经历。
李加珍是幸运的,因为她求学路上有父母的支持,聪明伶俐的她学习成绩优秀,深得学校老师的喜爱。李加珍是不幸的,贫瘠的土地让父母辛勤的劳动只能勉强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,学费,成了父母最大的负担。每一次开学,她总希望老师最后一个走到自己身边,因为那几十块的学费,父母不是没有凑齐就是根本拿不出来,都是好心的老师帮忙减免、缓交,才让她继续坐在教室里,继续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。小学四年级开学的时候,父母实在没法给李加珍拿出学费,是好心的班主任开学后发现李加珍没有到校,一路翻山越岭,到家里找到在做农活的李加珍,用自己的工资为她垫付了学费,才致使她最终踏上了“求学”之路。小学到初中,她“四次”因为无钱交学费而面临辍学,是亲爱的老师伸出了援助的手。铭记恩情,传递真爱。参加工作之后,李加珍不忘回馈,在“汶川地震”、“玉树地震”和抗旱救灾中,她踊跃捐款;在春蕾助学、病儿捐助、见义勇为基金募捐活动中,她作为办公室主任,积极组织好单位的募捐活动,带头捐款,奉献爱心。
爱心呵护下的“春蕾”
1997年, 李加珍从白云中学毕业了,考上师范分数线的因志愿填报不对,被高中录取,但面对贫困的家庭,她准备放弃求学。正是这一年,“春蕾计划”公益活动在云南正式开始,在屏边县教委、县妇联有关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关心下,李加珍幸运地成为了屏边县第一个“春蕾计划”救助的女孩,到昆明女子中学读书,成了“春蕾高中班”的一名学生。在她看来,能读书,不再让父母为自己的学费而犯愁,是最开心的事。而且,在“春蕾”班读书,每月还有100元生活费补助,比家乡的孩子幸福多了。她立下志愿,一定要好好上学,有机会回报社会,不辜负家人和社会的期望。1999年,高等教育收费并轨,大学学费猛涨,对于正在读高二的李加珍来说,一旦考入大学,“学费”是自己求学路上的“拦路虎”。考虑到家里的弟弟、妹妹也在上学,父母根本无法供自己上大学,17岁的她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放弃了高中主要课程的学习,参加学校里的技能学习班。按她自己当时的想法,早点学技术,早点找工作,就可以帮父母一起供弟妹读书。她在作出这个决定时,怎么也想不到这是她人生一个重大的错误。在打工实习的日子里,她发现高中生根本无法找好工作,挣来的钱只能勉强养活自己,根本分担不了家里的负担,供弟妹读书的希望落空,她决定报名参加高考,但近大半年没有看书,她高考落榜了。
回想当时的心情,她觉得自己辜负了所有关心自己的人的期望,感觉每个人都在议论自己!
到开学时间,父亲卖了家里唯一的耕牛,让她参加了高考补习班。李加珍说:“一年的时间对于一个贫困生来说显得那样的漫长,最害怕的还是自己考不起怎么办?”
2001年7月,第二次高考后填报志愿,李加珍不像很多同学那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,她关心的是哪所学校、哪个专业学费最低。最终,她选择了每年1000元学费的云南民族学院,顺利地被录取。随着高校报到时间的临近,又是屏边县妇联的阿姨伸出了援手,把她的情况告诉县长,给她2000元。就这样,她走进了大学校园。在努力完成课业的同时,她做得最多的事情,尽量靠自己挣学费。期间,她当过保姆、保洁员、做过家教、餐馆服务员、卖过月饼、推销过手机、矿泉水等,后来几年县妇联的领导通过各种渠道为她筹集到近3000元的费用。2005年7月,她顺利大学毕业,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。2004年,她个人在互联网上开通了自己的个人网站“多彩蒙”。
梅花傲雪冲寒开
一个人,总得有自己人生的方向。但前行的路上,总有许多的坎坷,迈过它,你就能到达自己的目标。
2005年,正在大四学习的李加珍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,众多的岗位中,她看上了检察院的岗位。前往报名时,一句“专业不对”将她的希望打破。最终,她选择了屏边县新现乡的岗位,顺利通过考试后被录取。乡镇的工作,既琐碎又复杂,作为一名党委办公室的组织干事,白天黑夜的加班写材料是常事,别人满腹怨言,她却干得欢天喜地。在她的眼里,自力更生就是自我存在的幸福,每个月1000多块的工资,她很知足。第一年,她便将节约的6000元钱偿还了部分读书时候借的款。在新现乡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,李加珍作为组织干事负责全乡的党建工作,她坚持“真心投入、细心做事”,把党务工作规范学习了又学,把乡上三年的党员入党材料都翻了三遍,半年时间就掌握了全乡党党委工作基本情况,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。由于工作认真负责,一年之后,她被调入屏边县委办公室工作。
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。在县委办工作的日子里,李加珍不仅认真完成办公室的材料,时不时也在报上发表豆腐块的文章。2009年的一天,屏边县检察院因为办公室缺少文秘人员,需要在全县选调一个喜欢写作、能协助网站内容维护的干部。检察院领导的视线落在了李加珍的身上。当县检察院政治处主任找到她,征求意见时,她简直不敢相信,人民检察院,这个曾经想报考却未能如愿的单位,现在居然可以去那里工作。高兴伴着惊喜,她毅然放弃了众人眼中炽手可热的屏边县委办公室工作,选择了屏边县人民检察院。
到检察院工作,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,取得法律职业资格,这是她人生的又一个巨大挑战。从2009年调入检察院工作,办公室写不完的材料,熬更守夜的加班,让李加珍无瑕安排出时间参加考试。在孩子刚出生不久,还在休产假的她就接到办公室的电话,到单位帮助完成修改工作报告。从家里到单位,不过十多分钟的路程,她这一去,就从晚上八点到了第二天凌晨的四点多,保证了工作报告的顺利完成。熟悉她的同事和朋友这样形容她的生活:“她母亲是孩子的妈,她是孩子的婆婆!”
2012年,在检察院工作3年的李加珍迫切地想要真正成为一名检察官。已经32岁的她,夫妻两地分居、独自带着孩子,家庭和工作让她的复习考试比别人更苦更累。她把书本随身携带,一有时间就抓紧看书,晚上孩子睡了抓紧做题。虽然付出了努力,第一次参加考试,却以6分之差而未能体会成功的喜悦。面对失败,她也想过放弃,她曾经对自己说:35岁之前努力一把,实在考不过再说放弃。
2013年,在领导的关心下,她报名参加了云南省检察院举办的司法考试培训班。在培训班的每一天,她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,听课、做题、讨论,身在昆明,她却连丈夫的宿舍都不曾去过一次。90天的付出,她顺利通过全国司法考试。2014年4月,领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那一天,她看到自己实现检察官的梦想又近了一步。2015年1月,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批准李加珍任屏边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。她说:“以后坚守在苗岭边疆,做一名的平凡检察官。”
一路艰辛和坎坷,李加珍没有让脸上失去盈盈笑意,没有让自己失去对目标的追求。她,犹如冬天里的梅花,不畏冰雪寒风也要绽放。
感恩不忘传递爱
这一路走来,她知道,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,根本成就不了今天的她,她有一个梦想,就是帮助和自己一样的人。
李加珍第一个帮助的学生叫杨凤英。那一年,杨凤珍家房子被烧,她知道这一消息后,想帮助杨凤英却又苦于自己也是学生,无经济能力给予帮助,她把这件事告诉给班主任,班主任热心地拿出了自己家的很多衣服,由李加珍送到了杨凤英家中,帮助她们度过一个寒冬。现在,杨凤英在昆明市宣威开了个足疗店,收入不错,已经完全能够自力更生。
工作以后,她和别人一样,贷款买了房子,但是她一直不曾忘记过自己的梦。2015年2月9日,她利用“多彩蒙”网站,在一些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下,正式启动“微蒙”志愿助学活动,活动启动之后已通过朋友、同学和网友,她们共同资助高中以上学生5名……
她说:虽然现在农村很多家庭条件都好了起来,也还有一些读书不错但家庭条件差的孩子需要帮助,虽自己力量太小,但会把这个梦想一直进行下去,帮助一个是一个!
